2021年5月18日,老服社工教研室召开香港地区社工人才培养情况分享会,会议由老服社工教研室教师陈可馨主讲,老服社工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本次分享会。
陈可馨以香港浸会大学为例,对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毕业论文四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致力提供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训练、辅导和社会政策,配合浸会大学“全人教育”教育目标及理想,致力于学生在公民、知识、学习、技能、创意、沟通各方面取得均衡发展;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主修、社会工作主修选修、大学核心与通识教育、社会科学核心科目、选修科目等。
陈可馨重点介绍浸会大学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课程设计,每周2小时理论课+1小时实训,课堂参与、随堂小测、小组报告、个人论文等考核形式;实习实训包括课程内实训和课程外实训,课程外实训主要以参观参访 (MCP导师带领)和社团活动 (慈善类社团)为主,实习主要分为集中式实习和并行式实习,实习前培训不少于100小时,实习不少于800小时;毕业论文主要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确定选题和框架后与相同研究方向的导师联系,寻求指导。分享结束后,教师们分别就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课程体系、实习时间、毕业生发展等展开讨论。

陈可馨分享香港地区社工人才培养情况
本次分享会帮助教师了解香港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情况,明确本校社会工作专业与香港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的定位、培养体系、职业发展方面的区别,为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老年服务与社会工作教研室:肖慧敏
责编:杨凤
2021年5月20日